跳至主要内容

玉龙西村(3):五彩瑶池

晚饭之后,我们好像就没什么事情可做的了,想玩手机却没有网络连接,于是乎,我们和昂让老师有一搭没一搭的学起了藏语…

"昂让老师,我爱你,怎么说?"

"秋啦啊嘎!"

"秋啦啊嘎…那我恨你呢?"

"秋啦么嘎!"

"哈哈哈…秋啦么嘎!"

昂让老师端起茶碗,晃了晃,说:"将托!"

"哦…将拖…喝茶…"我也端起茶碗,毕恭毕敬的说:"将拖…"

昂让老师放下茶碗,又说:"卡卓…谢谢…"

"哦…"我点点头,说:"卡卓…"

我问昂让老师:"学习藏语到底能细分到什么程度?是像汉语一样按字划分,还是像英语一样按词划分?"

昂让老师笑笑说:"和英语差不多…"

"哦…那'秋啦啊嘎'拆开来怎么理解?"

"'秋'是'你'…'啦'是'我'…'啊嘎'是'喜欢'… "

"那'么嘎'就是'不喜欢'喽…哈哈哈…"

我们边说边笑,没想到学藏语是一件这么有趣的事情,在这之前,我想我除了会说"扎西德勒"就没有更多能拿出手的词句了。正当大家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时,突然停电了,屋里屋外一片漆黑…

我们惊讶的不敢眨眼,也不敢动弹,时间好像静止了一样。过了两秒钟,昂让老师站起身来,边走边和我们说:"不要紧,不要紧…可能是停电了…"接着,他不知从哪儿熟练地拽出两根蜡烛,伸进炉膛里点燃起来,四周终于又有了光亮。

我看到阿紫的眼睛睁得大大的,貌似是吓到了,我对她笑一笑,好让她放松一点。我想起小时候,家乡的供电也不稳定,很多时候还会定期配合全国节约资源活动而安排停电,点燃蜡烛照明已是家常便饭,后来国家电网供电越来越稳定,以至于在大城市生活太久的我们,习惯了随时随地使用便捷的电力服务,早已忘了还有"停电"这么一回事…

炉火开始变得微弱,昂让老师看看手表,已是晚上九点多钟,到了该休息的时间,于是大家各自就位在自己的床上。屋外的大风呼呼的刮着,屋内的温度也降到了冰点,电热毯努力的生产着热量,只有被子里残存着一点温度。

跟平时的入睡时间相比,现在的入睡时间显得太早了点,我们都有点睡不着,无聊时拿起手机看看,但就像拿着一块板儿砖似的,除了发亮没有一点用处,放下后又不甘心的拿起来,反复几次也只能默默接受现实…

第二天早上醒来,我想不起昨晚是怎么睡着的了。和晚上一样,早上的温度也没高多少,阳光透过窗户缝照射进屋,明亮而刺眼,我们躲在被窝里等待着屋子回暖,可一直墨迹到九点多钟还是那么的冷。

我想起去年冬天在拉萨的时候,被冻的生无可恋的我跑去药王山上晒了一下午的太阳。于是,我的脸硬生生被晒成一块黑炭,现在想起来都会忍不住笑起来,但那天我似乎获得了新生,硬是从感冒的边缘挣扎出来。

我想,高原的太阳才是冬日里最温暖的火炉吧!

我索性披上外衣,冲出门外,站在阳光下将自己暴晒。我张开双臂,狂风的拥抱热量,紧跟着,阿紫也走出门外,眯起眼睛看着天上的太阳,最后出门的烟雨,蹲在屋檐下默默地点了根烟。不一会儿,身上开始有了感觉暖洋洋的,我们都没说话,只感觉宁静的空气在山谷里蔓延,新鲜的味道沁入每一个毛孔,竟有种让人感到安心的感觉。

烟雨抽完了烟,将剩下的烟把子扔在地上用脚拧灭,感叹道:"今天的天气真好啊!"

我抬头望向天空,深秋时节的它显得一尘不染、晶莹透明。于是我也感叹道:"今天…的…天气…真好啊!"

阿紫也跟着感叹道:"今…天的…天气…真好….啊!"她的语气好像吟诗一般,我们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。接着,她问我:"今天咱们去哪儿?"

"去对面吧,昂让老师说那里是泉华滩…"我一边说,一边指了指对面的山谷,也就是来时遇到的两个藏族男孩儿执意要带我们去的地方,巧的是,泉华滩就在昂让老师家门口,这不禁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真是奇妙…

烟雨接话道:"听说那是个长达几公里的钙化滩…"

"那岂不是和'黄龙'一样的风景!"我顿时兴奋起来。

阿紫忍不住说:"哇…一定会很美吧!"

"那我们走起!"既然目标已定,那我们就话不多说,赶紧洗漱吃早饭。

出门后走上一道土坡,我们就算是进入了泉华滩。抬眼望向山谷,不知是什么缘故,偌大的山体已被染成白色,白中还微微泛黄,景色稍显一般…

我们向山上走去,山坡不陡,爬起来并不算太费力,待爬上白色山坡的尽头,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池子跃然出现在我们眼前。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这与周围的恶略环境相比反差也太大了!

只见池子大小不同,形态各异,层层叠叠,好似梯田。池水清澈,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,池内水草相依,石花点点,并生有绿藻等颜色多样的藻类,使得池水反射出丰富且绚丽的色彩,好似瑶池降临人间一般…

我从未去过"黄龙",也不知道钙化滩的形态,今日一见,不禁让我们大开眼界!我蹲在池边,一边自己观察,一边喃喃自语道:"原来…这就是泉华滩啊!"

百科有云:泉华,主要是指在泉口附近从泉水中沉淀下来的疏松多孔的物质。因泉水自地下溢出地表,压力骤然降低,使溶解于其中的大量二氧化碳呈过饱和而沉淀出来的碳酸盐。常见的泉华有淡水石灰华、石笋和钟乳石等,有的还可堆积成巨大的台地,例如泉华滩这般…

碳酸钙神奇的附着池边,堆积成壁,这也成为我们深入钙化池的康庄大道。我们踩着它在泉华滩内往来穿梭,发现它出奇的坚固,很多脚踏之处如浮桥般飘在水面,但它将我们稳稳接住,而不用担心踩塌池壁,掉入水中。

继续上行,发现山上还有另一片泉华滩,与前者相比,这片池水规模较小,水量少,钙化路面上几乎布满了或红或绿的藻类,因此颜色更为繁杂,反而没有了之前的灵气和纯净感。

我一直好奇,泉华滩的泉眼到底是什么样子?

可泉眼距离钙化池还有足足有四公里的山路,和昨天的冷噶错一样,凡是第一次去的,无不被这无穷无尽的上坡路折磨得死去活来,其中路过的第三阶地,环境犹如地狱一般,目及之处尽是巨大的黑色石头和覆盖着山体的黄色砂石,显得没有一丝的生气…

山坡尽头,出现了一条窄窄的小路,路过之处,看到不少黄白色的碳酸钙堆成的小丘,有的小丘中央居然还有水泡涌出,这差点让我以为这就是泉华滩之眼。

当我们继续拐过一块大石头时,耳边渐渐响起了潺潺流水声!不知是谁在石头背面砌起一道石墙,只待我们走近一看,发现石墙中围着一个水潭,水潭中央翻滚如沸水一般…

我们惊讶的尖叫起来,没想到四千五百多米的海拔高度之上还能存在这样一眼活泼的水泉,如此神奇的自然景观如同大自然施展的魔法一般!

走进围墙,我试图近距离观察一下水泉,谁知一股浓浓的硫磺味到扑面而来,熏得我一个踉跄,差点儿掉进水里,看来白色的碳酸钙上附着的都是硫磺啊!

这水泉虽然剧烈翻涌,却不曾看到蒸汽,我伸手一试,水温果然很低。

我怂恿烟雨说:"快来洗温泉啊!"

烟雨白了我一眼,不屑地说:"我才没那么傻呢!"

阿紫听了哈哈大笑,说:"硫磺泉对皮肤可好了,洗完之后,起码能增白几度!"

我饶有趣味的回答道:"我们这种老皮糙糙,再洗也没有用!还是你洗比较有用,我们帮你守在周围,保证不会偷看!哈哈哈…"

"哈哈哈…还是给你们洗…来来来…"说着,阿紫捧起水就向我们泼过来!

我施展凌波微步,三步两跳就跑出了围墙,而烟雨更机敏的跳上了泉眼边的大石头。

大石头上立着一具牦牛头骨,这应该是附近藏民制作的驱邪法物。我们也跟着跳上大石头,没想到牦牛头骨的背面居然正对着贡嘎雪山,没想到这里也能看到贡嘎雪山,它豁然出现在天际间,依然如昨日那般伟岸。

日落时分,我们又重新回到五彩池,等待着下一幅绝美画面的产生。

可没想到,太阳躲到了山的背面,五彩池的大半个区域被阴影陡遮盖起来。没有了阳光的照射,五彩池变得暗淡无光,也没有了生趣。

再看对面的贡嘎雪山,也一如昨日那般,被浓密的云层遮蔽起来,也再难见其真容,我们只好悻悻地回家了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原来,然乌就是凤凰啊…

"我靠,只有傻子才会在冬天来然乌吧!" 车外的温度不知道低到了什么程度,我赖坐在座位上伸着脖子探来探去,车外已经没有一丝阳光,风呼呼作响,不时拍打着车门,厚厚的云层像一张棉被一样捂住了天空,我想,这不是在"保暖",而是在"保温"吧… 我推开车门赶紧挪到后备箱取行李,可是只是几秒钟的时间,我凝聚的护身体温便被瓦解的一干二尽!这时,猝不及防的我被迎面轰来的一阵寒风吹的上气不接下气,就像有人往我嘴里强灌凉水,顿时,我脑子都懵了! 我被冷风吹的瑟瑟发抖,招呼阿紫赶紧下车,她下车磨磨蹭蹭,缩着脖子,蹑手蹑脚,我也没好到哪去,低温让我俩几近小儿麻痹,为了把两个六七十升的背包弄上肩膀,我和她都费了吃奶的力气。 太冷了,我和阿紫都把头都包成了"粽子",只透过一个小孔来呼吸,透过小孔我俩面面相觑! 我问她:"是谁说来这儿的?" 她无情的指着我说:"是你!" 我绝望的大喊起来,"是的,是我,是我!哎,这是我手机里的那个画面吗?额啊啊啊……" 她呆呆地问我:"今晚住哪儿?" 我想了一下,说:"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!" 听完,她哈哈大笑,说:"再说一遍。" 我说:"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!" 她笑得更猛烈了!边笑还边学我说:"红屡屡与绿屡屡与驴!" 我朝着客栈的方向指了指,说:"走吧!我知道你这个南方人已经尽力了!" "哼!"阿紫叉起腰跺脚,不服气的她跟在我后面不停地重复,自信她自己的普通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! 还好,我们离客栈不是很远,有几十米的样子,可我们顶着狂风并不能迅速到达,只得磨磨蹭蹭地挪动着。 眼前,客栈越来越近,门前,却横着一块大冰,这可能是前几天下雪造成的,眼看就要进去客栈,却被它阻挡在外,我和阿紫都不禁感叹,命运为什么总是在关键时候设卡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摔倒,我门绕了个大圈才进入客栈。 走进客栈,我和阿紫站在门口四下打量,大厅里空空荡荡,只有老板一个人,有了墙壁的阻挡,减少了被风夺走的温度让我们感觉好多了,但屋里的温度也没比外面高多少… 我朝着老板走过去,迫不...

四姑娘山 | 囧游双桥沟

我恋恋不舍地坐在去往四姑娘山的大巴上,虽然这已经"好吃懒坐"在成都整整三天时间,梦里,我还不停的念叨着:火锅、酥肉、鲜鸭血、冰粉、冒菜、卤猪脚… 朋友说:"天府之国实乃温柔之乡,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还美女如云。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流连忘返,乐不思归,如此则一生平淡,难成大事。"起初只以为这是句玩笑话,但待我身处这天府之地时才深深的体会到,成都真的是一座待久了就会变懒的城市… 从成都出发,经都江堰、映秀、卧龙,最终到达了位于四姑娘山脚下的日隆镇,车程约四个多小时,日隆镇海拔 3200 米,算得上是高原地带了。 途中,大巴车翻越的巴郎山垭口海拔 4000 多米,那曲折的盘山公路好似"神魔炼狱"一般,车上很多人都忍不住吐了... 自诩经历过珠峰公路的我,这并不能对我产生什么影响,仅仅是让我稍稍皱一下眉头都不可能的事情… 珠峰公路 然而,我从日隆镇前的四姑娘山镇下了车,司机将背包从大巴上拖了下来递给我,我接过背包居然踉跄了两步,抱着背包的我显得相当吃力,奇怪它怎么加重了几分,我试图将它扛在背上,但努力居然让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! 也许是不是前几天在成都的生活太过舒爽,下了车的我,脑袋瓜晕晕沉沉,走起路来好像踩着棉花,前路硬是被我不自觉的走成斜线。去往客栈仅有两公里的路程,但酸软的四肢、发闷的胸口、沉重的包袱险些将我交代在这里,我低着头,仅仅只走了几十步,便累得眼冒金星... 我将背包甩在路边喘着粗气休息,抬眼看到前路居然还有几十米长的大陡坡,我看看天,又看看自己,绝望顿时在心中狂躁起来,想死的念头都有了… 最终,不知道我经过多少时间才走完这漫长的两公里,只知道我躺在客栈的床上瘫了很久很久,至于多久,我不太清楚,一直到登登推门而入的时候吧。 登登是我在这间屋子里的第一个室友,之后还会迎来第二、第三个室友,最终会有六个人聚集在这间屋子里。 很巧,登登就睡在我对面的床上,一进屋就径直走向自己的床,看到对面生无可恋的我,打招呼问道:"你好,你咋了啊?" 躺了好一会儿的我,感觉好多了,我缓缓坐起身说:"没事,有点儿累…" 他继续问我:"你准备去哪儿玩啊?" 我说:"先去四姑娘山双桥沟吧…" 他疑惑的问我:...

玉龙西村(4):魔幻世界

晚饭间,大家又无聊地围坐在炉边,昂让老师问我:"今天去了哪儿啊?" "去了泉华滩…",我兴奋的说:"泉华滩可真漂亮啊!" 昂让老师又问道:"村里还有个玉龙西垭口,你们知不知道?" 我从没请说过这个玉龙西垭口,既然叫做"玉龙西",那一定是在村子附近吧!我摇了摇头,说:"没有…都没听说过,只知道有呀哈垭口、子梅垭口…" 昂让老师接着说:"玉龙西垭口就在后面,要走五六公里…" 我饶有趣味的问他:"是吗?好看吗?" 昂让老师淡淡的回答道:"嗯,好看,对面就是贡嘎雪山,还有云海…" 听他这么一说,让我有点惊喜,问道:"啥?还有云海…" "嗯…"昂让老师默默的点点头,端起碗将饭拨进嘴里,专心致志的嚼着。我知道他这是在吊我们的胃口,但我又没法抑制自己的好奇之心,追问道:"就在后面的山上?" 昂让老师又点点头,说:"嗯!它和子梅垭口一样,差不太多,值得一去…" 阿紫眼睛亮晶晶的,心里似乎是激动澎湃的快有点坐不住了,忙说:"那咱们明天去呗!" 一旁抽烟的烟雨也不淡定了,凑上来说:"必须的!" 昂让老师将碗里的最后一口饭拨进嘴里,边嚼边提醒我们:"不远,但也不算很近,有五六公里哦…" 我大言不惭的说:"咳…这两天不一直在爬山吗!五六公里太小意思了…"实在不敢想象,还没爬过多少山的我,已经开始对爬山嗤之以鼻了… 第二天,我们计划用三到四个小时,赶在日落到达垭口,一个小时一到两公里的速度,我想应该会很轻松吧!所以,我们定在午饭后出发。 昂让老师亲自送我们出门,站在视野宽阔处,他指着对面的山谷告诉我们就是那里!另外,山谷前有条河,河面很宽,想要偷懒直接越过去是不太可能的,但有一座简单的木桥架在河面上,想要过去,就必须先找到那座桥!从昂让老师家去到桥边有差不多两公里的路程,过河之后,很快便会进入山谷。 这座山谷郁郁葱葱,到处都是矮矮的荆棘树,小路像网一样织遍山坡,都是牛马所为。秋末冬初,山谷景色早已荡然无存,一路上都无景...